皮下氣孔大多數情況下是由多個直徑為1-3mm的小氣孔,成串橫列于鑄件皮帶輪表面以下1-3mm處。氣孔內壁光滑,呈均勻分布在鑄件上表面或遠離內澆道的部位,但在鑄件皮帶輪側面和底部也偶爾存在。一般為圓球形、團球形、淚滴形、長針形。在鑄態時,皮下氣孔不易被發現;但是,鑄件經熱處理后,或是經機械加工后則顯露。
鑄鐵中殘留鋁和殘留鈦都有時,過量的殘留鈦會使鑄鐵產生嚴重的皮下氣孔。球墨鑄鐵件殘留鋁量小于0.03%時,一般不出現皮下氣孔,若此時殘留鈦含量超過0.01%時,則會產生皮下氣孔。鈦鋁共同作用下,加劇界面水氣還原,使得界面鐵液含氫量更高,更易形成皮下氣孔。殘留鈦主要來自熔煉爐料生鐵錠,應注意生鐵錠的含鈦量,含鈦量高的與低的搭配使用,控制鈦量。
錳、硫 對于濕型球墨鑄鐵件,從防止皮下氣孔的角度來講,硫元素是有害元素。當硫元素含量超過0.094%時容易產生皮下氣孔,硫含量越高,出現缺陷的情況越嚴重。除此之外,產生的H2S可能會使缺陷更加嚴重。
為防止球墨鑄鐵皮帶輪件產生皮下氣孔,選擇正確的澆注溫度,避免落入危險的澆注溫度范圍(危險澆注溫度1310℃-1250℃)。
無錫一博傳動機械有限公司 | ||
關注帛揚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可直接查詢您所需要的產品相關信息 | ![]() |